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六技巧,訓練寶寶自己玩

文:王曉晴

「寶貝,媽媽要去煮飯,自己玩好嗎?」當媽媽這樣問,多數幼兒會回答:「不要。」

其實只要剛開始多花點心思,運用技巧訓練寶寶,媽媽日後就有機會忙裡偷閒,喘口氣。

偷個三十分鐘,好好煮頓飯,對許多媽媽而言是一大樂事,卻往往事與願違。

煮飯時,寶貝緊巴著媽媽的大腿不放,哭喊「媽媽抱抱」;洗澡時,寶貝也搬張椅子坐在旁邊,還是喊著「媽媽陪我」。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寶寶自己玩呢?

  這問題攸關寶寶的獨處能力,桃園市歡樂童年幼兒園園長洪淑敏談起自己的育兒經,她的女兒從小就具有獨處能力,她追究原因發現,安全感是重要的因素,「當孩子有安全感,才不會一直想找媽媽、想黏在媽媽身邊。」

  安全感怎麼建立?譬如洪淑敏與先生從女兒一出生,每做一個動作,都會看著女兒的眼睛跟她說:「媽媽現在要幫你換尿布,你在床上等我一下。」即使女兒剛出生還聽不懂媽媽說話的意思,但眼神交流與肢體安撫都能幫助寶寶一點一滴建立安全感。

三方法,先引起玩得興趣

寶寶有了安全感後,只要有能力握住玩具時,媽媽就可以開始幫寶寶建立自己玩的能力。有三個方法可供參考:

一、建立寶寶自己玩的樂趣與信心。譬如寶寶拿到新玩具時,不用急著教寶寶這要怎麼玩,先讓寶寶自己摸索,寶寶東摸摸、西壓壓,也許會發現大人不知道的樂趣,接下來就會願意自己玩。

若拿到家裡的舊玩具,可以先陪著寶寶想想新的玩法,當寶寶自己發明出新玩法時,會覺得這個玩具變得很有趣,增加自己玩的專注力與持續度。

二、先從陪伴開始。三、四歲以下的寶寶很難一開始就自己玩,都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引導。建議不要拿著積木跟寶寶說:「你自己去地墊上玩,媽媽去煮飯」。這樣少有寶寶會照做。

媽媽要拿著積木跟寶寶說:「我們來疊積木。」先陪寶寶一起玩,幫忙找出它需要的形狀或顏色,再適時告訴他:

「你先把這些紅色的疊起來,媽媽去房間一下,馬上回來。」或是跟寶寶比賽,看誰的動作快,從陪伴、引導,再放手讓寶寶自己玩,循序漸進增加他自己玩的意願。

三、選擇適合的玩具。知名部落客愛小宜的兒子同大爺愛拼圖,從小就建立拼圖的習慣,總能讓他自己玩一段時間。

積木也是好選項,一歲多孩子可以先疊大塊積木,拼城堡、房子等大型物件,之後,積木的體積可以愈來愈小。有些積木玩具公司的官網還會提供示範圖下載,可讓孩子依照圖片來拼。

三安排,玩起來更盡興

    當然,想讓寶寶自己玩得盡興,家長要有巧妙的安排,包括:

一、時間安排:以寶寶的生理時鐘來看,早上起床是精神狀態最佳時刻,寶寶比較不黏人。建議家長利用早上時間來做自己的事,寶寶比較不會吵鬧。

二、地點安排:媽媽正在廚房煮飯,哥哥陪著兩歲半的妹妹玩,她總會三不五時的喊著:媽咪,你在哪裡?當媽媽立刻回答:『我在廚房煮飯。』妹妹就會安心的繼續跟哥哥玩。

其實,很多寶寶不肯自己玩,只是害怕媽媽不見,建議媽媽可在寶寶視線可及的範圍做事。譬如搬張穩固的寶寶餐椅到廚房,讓寶寶坐在上面陪媽媽煮飯,也許一開始她會哭鬧,但媽媽耐著性子,一邊跟寶寶說話,一邊煮飯,久而久之,寶寶也會習慣這個模式。

三、做息安排:養成孩子固定做息的習慣,譬如現在是讀書時間、拼圖時間、玩玩具時間,讓孩子有固定的作息功課表,寶寶會慢慢習慣如此模式。

試試這三個方法與三個安排,讓寶寶練習自己玩,媽媽也許會發現,喘口氣沒那麼難。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