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用故事改變餐桌上的氣氛

每到用餐時間,王嘉璐就會在餐桌上說起「營養小子大戰細菌」的故事,將食物變成對抗細菌的工具。入戲的孩子為了戰勝細菌,不僅吃下原本不愛的木瓜、皇宮菜,也學會承擔自己健康的責任。                              文:王嘉璐

我的爸爸是高職老師,曾經因為我一口肥肉都不嚐,於是整餐飯只有紅燒肉配白飯,逼著我一定要咬下一塊,才把其他菜餚端上桌;因為我總是把韭菜挑出來,所以每次都把韭菜剁碎包水餃。

  學幼教的母親為了引導偏食的哥哥與我,她說空心菜是水電工的水管、黃瓜鑲肉是「汪洋中的一條船」,因為水管一下子就扁掉,我吃下好多空心菜;而不愛吃肉的我與偏愛肉類的哥哥,也因為傳在肚子裡要有水手划船,所以菜和肉都一起吃。

  在爸媽迥然不同的飲食教養策略之下,我的飲食狀況剛好測試了各種教養方式的成效,也深刻體驗孩子面對不同方式時的感受。

  長大後,因大學食品營養系的養成,以及工作單位的訓練,讓我了解飲食習慣對健康的重要,才漸漸改變自己從小以來的飲食習慣。

換餐具無法解決挑食問題

  當我的孩子咚咚出生,我暗自期許,從一開始就要幫孩子打好飲食基礎,等壞習慣定型之後,要改也難。而且要用合適的教養方式,不能讓吃飯成為壓力。

咚咚也像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會不專心、吃太慢、挑三揀四,我試著採用各式飲食教養建議,可惜這些改變外在環境、食物外型與味道等方法,如要我們換餐具、放音樂、布置餐桌、把食物變不見,雖然能把咚咚吸引上餐桌,但是她的注意力放在周圍事物上,對食物的接受度並沒有提升,飲食的問題依舊存在。

  最可怕的是,媽媽這麼努力,孩子卻依然故我時,我有種心血被忽略、糟蹋的憤慨,於是整個用餐氣氛和親子關係,也跟著被破壞了。

  專家的專業建議、大學的營養知識,以及廚師執照背書的烹飪技巧,都沒能找到解開孩子飲食困境的鑰匙!

  這讓我回想到自己飲食習慣轉變的經驗。那時並沒有特別的餐具、優美的環境,甚至我不喜歡的韭菜還是水煮的原味呈現。但是我接受了,這轉變來自什麼呢?

  吃飯,曾經是生物本能,餓了,有什麼吃什麼。但是現代社會吃飯不是看餓不餓,而是看時間到了沒;吃什麼不是看能找到什麼,而是有得吃還得忍著不吃。飲食,已經成為除了生物本能,還需要經過腦部思考運作才產生的行為。

  所以我認為,根本之道必須從孩子的小腦袋著手,想通了就好了!

  在面對孩子飲食狀況時,我先確認「不好好吃飯」分成食物接受度和用餐行為兩部份。用餐行為的問題一定不只在用餐時才發生,吃飯拖拖拉拉、動來動去的小孩,做其他事情時也可能這樣,所以不用在吃飯時間處理;我把飲食教養的目的標設定為「讓孩子願意廣泛接受各種食物」,透過了解食物與自己的關係,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編故事,讓吃飯像看卡通

  我用角色扮演和說故事的方式,解釋食物營養進入人體之後的工作,才三歲的孩子也能聽懂,當有新奇的食物出現時,孩子不是害怕或抗拒,而是問:「這是什麼?裡面得營養小子會做什麼?」

  每種食物在孩子的身體裡都有重要的工作,所以每一餐飯就像在看一齣卡通,每一口食物都是一個營養小子大戰細菌的橋段。媽媽除了自己的角色之外,有時扮演營養小子,請咚咚提供不同工具,有時是臭細菌被打敗哀嚎不已,三個角色輪流出場和咚咚對話,餐桌就是熱鬧的舞台。

  當孩子承擔起自己健康的責任,他可以做出多驚人的決定?什麼都吃,尤其愛吃苦瓜,夠嚇人了吧?孩子知道事情的意義與價值時,他們展現出來的決策力以及執行力,實在連大人都自嘆弗如。

  讓營養小子和細菌出面有兩個好處,第一,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將來不管有無爸媽看著,都可做出正確飲食決策;第二,爸媽可退出「火線」,不再為吃飯破壞親子關係,反而幫助彼此更緊密,讓孩子知道:雖然吃飯是你自己的事,但我支持你的決定,需要多一點青菜打細菌?來,我夾給你!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