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用說理取代治療打破父母育兒焦慮

文:邱紹雯

兒童骨科的問題五花八門,從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骨骼病變、後天的骨折與外傷,到孩子的腿型、走路姿勢,及莫名關節痠痛都是。

  其中,家長對於孩子腳的焦慮,又以O型腿、X型腿及走路內八、外八、扁平足最常見。這對已有二十年資歷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外科部主任、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來說,「勸家長什麼都不用做,比勸家長做治療還難!」 

  「很多時候你覺得不正常,是因為用大人身體的形象在看待小孩,」張嘉獻指出,所有小孩因為在媽媽子宮內蜷縮的關係,剛出生時的腿型都會偏向O型的內彎狀,到一歲半後就會變直。接著二至四歲,腿又會反向生長,形成類似交叉的X型腿。但過四歲後,外翻情況會慢慢變輕微,約七歲時又恢復呈直的,這是兒童骨骼成長自然的生理現象。

  但多數家長常忘記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在門診時,儘管醫生診斷「沒事」,仍有家長最後還是會買雙「矯正鞋」給孩子才能安心。

能跑能跳就不用太擔心

  張嘉獻觀察,多數家長處在育兒的焦慮中,希望醫生能幫他開扇窗,就像獲得一個希望,如買雙特製鞋,或教他天天做一種運動,卻不管到底有多少用處,「那其實是在治療家長,不是在治療小孩。」

  多年來醫學專業訓練讓他堅信的原則是:如果小孩有病就應該治療,沒有病的就不用治療,「這是邏輯!」

  他也強調,若孩子的腳有特別嚴重的變形、不對稱、跛行等狀況,就需要特別留意,並儘早帶到醫院評估。而其餘多數的情況下,家長都不用太擔心,因為儘管孩子長大仍有O型腿、或走路步態有些內八、外八,只要對稱、不影響走路功能,大多不是病理狀況。

Q&A

Q1寶寶O型腿、X型腿需要矯正治療嗎?是否該避免讓寶寶呈W型坐姿?

  每個嬰兒剛出生時都是O型腿,那是因為在母親子宮內蜷縮的關係,在1.5~2歲中間,會慢慢變直。接著2~4歲,腿又會朝X型反向生長,每個小孩都經歷這樣的時期,只是程度有別,尤其在3.5歲會最明顯,可能會呈現向外幅度比較大X型腿。但在4~7歲時,X型又會慢慢變輕微,7歲後漸漸恢復成直的,此為兒童成長自然的生理現象,不必治療,下肢會自然長直。

  除非有左右腳不對稱、或特別嚴重的變形情況下,才需要特別留意,最好請專業醫生評估。避免寶寶呈現W型坐姿沒有太大意義,因習慣坐姿與骨骼型態有關,小孩股骨內旋較多,所以喜歡W型坐姿,女生特別明顯。如同大人因股骨內旋少,喜歡盤腿坐一樣,都是正常現象,並不會影響腿型發展。

Q2孩子快1.5歲才會走路,體型偏小,會是缺鈣或佝僂症嗎?

  小孩1.5歲之前能自己走路就算正常,不管走得好還是不好。基本上,體型大小、鈣質攝取的多寡,和會不會走路沒有太大關聯。

佝僂症是寶寶體內缺乏足夠的鈣以及維生素D,導致骨密度低、骨質異常,進而引發骨骼彎曲、骨齡遲緩等問題。

佝僂症無法單憑觀察外觀、走路的樣子判斷,必須帶到醫院照X光、抽取血液中的鈣、磷、荷爾蒙來檢驗,才能夠確診。

Q3寶寶走路內八或外八,需不需要穿矯正鞋?長大之後自然就會好嗎?

  大多數孩子走路內八或外八的狀況,長大就會好,皆屬自然現象。通常,小小孩內八的比例會比較高,隨著成長,慢慢要到7~10歲,內八才沒那麼明顯。

  外八則多半出現在剛學會走路時,因為運動控制不好,走路很容易就會走成外八,此時,若硬要強迫孩子走路和大人一樣的姿態,是不正確的觀念。一般2~2.5歲孩子的運動技巧轉為成熟,很笨拙的外八就應該會消失。

  家長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若孩子左右腳有不對稱的情形、太嚴重的變形、或是跛行、走路時上半身晃動太厲害等狀況,才可能是問題。若孩子上半身走路都很穩,兩隻腳對稱性的不管向內或向外轉,都是正常的。儘管有些成人走在路上,也看起來有些內八或外八,但只要不影響走路及跑跳功能,就沒有問題。

  家長必須理解,「不好看但不是一種病態」,走路內八、外八不能用病理性角度看待,當然也不需要穿矯正鞋。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