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 2022.07

分享資訊
1.你家的寶寶愛咬人嗎?面對咬人的寶寶我們該如何引導並防止下一次的發生呢?其實寶寶咬人不一定是故意或惡意的,而咬人的原因也有很多種,例如寶寶口慾期、長牙、發洩情緒(玩具被搶走)想要得到關注、觸覺敏感(不喜歡身體被碰觸)模仿…等,都有可能出現咬人的行為。其實對3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這是正常的過程,因為這年紀的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例如挫折、憤怒)或需求,就可能透過「咬」來宣洩,而托嬰中心或幼幼班多少都會出現咬人事件,雖然正常,但卻會造成老師和家長間極大的心理壓力。

除了上述口慾期和長牙期等生理發展過程外,孩子咬人時,大人不用過度反應,要堅定的跟孩子說「不可以咬人,咬人是不對的行為,我不喜歡你咬人。」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我們可以引導他學習在生氣情緒上來時‘’用力拍手‘’來宣洩及通知大人「我生氣了」;而當孩子較大時,則鼓勵孩子說出來,例如玩具被拿走而生氣,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車子被拿走,你很生氣,你可以大聲說‘’我生氣了‘’」,待孩子緩和情緒後,再來教導孩子學習正向且正確的方法,盡量避免咬人等負面行為的出現。

面對情緒不佳的寶寶,盡可能減少會讓他們煩躁的情況,此時可以提供其他感官探索來轉移,例如讓孩子接觸不同材質的玩具、食物或物品,讓孩子可以觸摸、聞或嚐嚐看,滿足感官需求,另外也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跑跑跳跳、攀爬…等,當孩子各需求滿足後自然感受得到關注,孩子會慢慢理解~在教養孩子上,如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詢問班導師或Nina園長唷!                  
Amanda老師

分享資訊
2.一歲以前的寶寶在整體的發展上必須經歷: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長牙、十爲周歲獨站穩。當家中寶寶若是上述發展較為緩慢時,請家長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每個寶寶與生俱來的氣質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反應與發展能力也會有所不同。

活潑好動型的寶寶;在地墊上會扭動著身體;手舞足蹈的揮舞著,很自然的一下子就翻過身去或是很快就會往前爬行,展開他們的小小探險之旅。反之活動量小文靜型的寶寶屬於不太愛動的,躺著時喜歡在床裡玩著自己的雙手、翹翹自己的腳,或是玩著擺放在周邊的玩偶,不一會兒功夫就自己安靜睡著了。這些與生俱來的氣質都,是影響寶寶發展的因素之一。

故屬較安靜型的寶寶在爬行、學走路上自然就會稍微的緩慢一些~然而當寶寶一旦學會翻身、自轉圈往後退、匍匐前進、坐穩、跪姿爬行、扶物站立、攙扶走路、活潑的時刻就準備要來了,讓照顧者又累又疲憊,最後寶寶也都能趕上正常發展的進度。且在營養攝取充足下加上正確方式做引導及照顧者時間陪伴替寶寶進行活動,這些也都是幫助寶寶在發展上,進步的方式,也能讓寶寶在成長上獲得滿足的最佳方法呦~   
Lisa老師


回應嬰幼兒
3.常常有家長詢問幼兒在校是否會任意亂丟東西(例如:玩具),如有不順幼兒的意,就丟手中的東西(玩具)來出氣;其實在學校比較少有這類情形出現,因為老師常會分享繪本故事或大孩子帶小小孩一同收拾來引導孩子收玩具;如果在校如有幼兒亂丟東西(玩具),當下老師會視幼兒的問題點在哪裡,給予溝通並引導;倘若幼兒有出現亂丟東西(玩具)的舉動,擔心幼兒養成不好的習慣,日後就較難糾正了,所以家長必須在平日看到時就適時教導幼兒不要亂丟東西(玩具),以免幼兒養成不好的習慣。

多數家長沒有給幼兒訂定規範,就是幼兒丟完後家長一邊收一邊唸不停,但還是繼續收拾著,請讓幼兒一起和家長一同收拾,讓幼兒知道如果沒有收拾乾淨,下一次丟掉的東西(玩具)也沒有待在該放好的地方,就沒有玩具可玩這件事,相信寶貝是聰明的,知道自己玩的玩具要自己收拾,不能因心情不美麗就亂丟唷!            
Betty老師

適合發展
4.家長有沒有發現,從孩子接近2歲之後,開始喜歡模仿大人生活的大小事,例如:自己拿背包,挑選衣物,想跟著媽媽進廚房...等,事實上,這年紀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很厲害,什麼事都做得到,卻總是成為“幫倒忙”的小幫手,常常使爸爸媽媽覺得很麻煩,想趕緊把事情自己做完,結束亂局!在中心,老師們會找出您家寶貝能幫忙的事情,例如:幫忙拿濕紙巾,幫忙擺放整齊書包,幫忙擦桌子…讓孩子在幫忙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學習,也能從幫忙中學習認識自己和得到滿足感、自信心,待孩子完成後,老師們會給予正向回饋並不吝嗇讚美孩子喔!

在此也建議爸媽,若在時間和安全無虞的環境,可試著讓年幼的孩子進廚房,和大人一起洗菜(兼玩水),引導陪伴孩子認識水果、蔬菜,再到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這些體驗過程是生活中有趣的一環喔!爸媽在家也能夠成為帶領孩子接觸日常小事的第一個“最重要的人”呢!其實這就是孩子學習獨立的過程,爸媽要學習勇敢的放手,讓您家的寶貝幫忙!假以時日,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是出色的小幫手喔。
Maggie老師

分享資訊
5.在每日下午自由活動後,寶貝們準備享用晚餐的餐點前,老師會提醒他們回想今日上午活動課程所上的內容,並告知明日活動課程,來增加每日上學的期待感 ,做為一日課程總結,等用餐完畢,整理好孩子物品、服裝儀容,老師會帶孩子到中心活動區聽故事,等待家長來接孩子回溫暖的家。晚間當電鈴聲響起,老師正呼換要回家的寶貝名字時 ,發現小寶貝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也都會在開門前與大家揮手說拜拜,這時的寶貝更是滿滿的自豪與滿足唷!

兩歲到三歲的寶貝們,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建議家長若因工作因素無法每日早接,也可安排偶爾較早下班或出差與居家上班的機會,提早來接,一次早接也會讓孩子很開心,因為寶貝長大了,每當到了放學時間都會期待父母早點來接他們回家~疫情期間,中心也常宣導家長分流,避免在同一時間接回,以免造成群聚及影響社區通道的出入,早接回家能讓孩子與家長多相處外又可以避免群聚,真是一舉兩得!
Kitty老師



回上一頁